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项目建议书
1. 项目背景
2013年中国成为《华盛顿协议》正式会员国,申请参与国际等效的工程认证,对于高校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,促进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,实现国际互认具有重要意义。
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(Students Centered),以结果为导向(Outcome Based Education),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(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)。在专业认证的自评报告和附录材料的撰写中,需要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,反映毕业生的培养目标达成情况、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及人才培养质量等,并为持续改进提供相关支持材料。
近年来参与认证的专业数量爆发式增长,认证的受理率和通过率不断下降,对高校的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。智远公司紧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新要求,为高校提供数据调研及数据分析的服务,为自评报告和附录材料的撰写提供数据举证和数据支持,提高申请的受理率和通过率;同时以专家进校宣讲等形式提供咨询服务,帮助高校理清认证工作中的数据需求,以提高准备工作的专业度和效能。
在认证申请/准备阶段,根据同校方共同制定的方案,针对相关人群展开调研或评价,分析数据,并撰写完成各个分项报告。这些分项报告将成为撰写自评报告的重要数据支撑,可作为附录部分呈现。各报告在认证工作中的主要意义和价值如下:
1.生源质量与招生工作分析报告
主要围绕认证项目中的“学生”,基于新生调研和学校提供的招生客观数据进行分析。核心价值:
(1)监测专业的生源质量,反映生源质量的整体情况;
(2)反映招生工作的成效,证明专业具有吸引优质生源的有效制度和措施;
(3)监测新生适应性及入学教育,反映专业为新生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。
2.学生学习与成长评价报告
主要围绕认证项目中的“学生”,基于在校生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。核心价值:
(1)监测在校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等,揭示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过程数据;
(2)分析在校生对教育教学的评价,发现问题,提供数据举证;
(3)监测在校生对于职业规划、学习指导、就业指导、心理咨询等方面工作的评价,反映相关支持工作的成效,并揭示待改进的问题;
(4)从学生指导与服务评价了解学生反馈,为学生工作改进提供依据。
3.教学评价报告
主要围绕认证项目中的“持续改进”进行数据监测,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年度教学评价报告,以满足认证中对于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要求,核心价值:
(1)通过“教学方式评价”,“教学内容评价”和“教学效果评价”的评教数据,分析教师教学效果,为评价及改进教师教学水平提供参考;
(2)建设围绕教学过程的内部质量监控平台,是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的客观要求、信息手段和呈现载体;
(3)为教师提供自我评价和分析的工具,帮助教师进行自我诊断和改进。
4.教师发展评价报告
主要围绕认证项目中“师资队伍”,基于对专业教师队伍的调研进行分析和举证。核心价值:
(1)建立教师对教学能力和职业发展的自我评价机制,监测教师教学投入情况和成长情况,了解教师在学生指导、教学改革、科研等方面的贡献和成效;
(2)了解教师对自身责任的明确度,以及在自我改进与提升方面的动力和举措;
(3)通过教师对于教师发展服务的评价,为学校改进教师发展服务提供数据参考。
5.毕业生就业质量与人才培养综合报告
主要围绕认证项目中“学生”和“毕业要求”进行举证,通过对应届毕业生跟踪调研数据进行分析。核心价值:
(1)通过对于应届生就业质量的调查与分析,反映学生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,反映培养结果的情况;
(2)通过应届生对于12项毕业要求的自我评价,反映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;
(3)通过毕业生的调研,了解支撑条件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情况;
(4)通过毕业生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反馈,为持续改进提供支撑材料;
(5)是“持续改进”项目中“建立毕业生反馈机制”的客观要求。
6.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综合报告
主要围绕认证项目中“培养目标”,通过多届毕业生5年后跟踪调查进行分析。核心价值:
(1)通过毕业生中长期的就业特色,监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,为培养目标的优化和调整提供重要参考;
(2)通过毕业生经过中长期发展后对教育教学的反馈,证实人才培养的作用和价值;
(3)毕业生对培养目标合理性进行评价,为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支撑材料;
(4)通过对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的调研,了解毕业生毕业5年的职场竞争力;
(5)是“持续改进”项目中“建立毕业生反馈机制”的客观要求。
7.用人单位评价报告
主要围绕认证项目中“毕业要求”,通过对本专业的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和分析。核心价值:
(1)通过用人单位评价,反映12项要求的达成情况;
(2)通过用人单位评价,了解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及达成情况;
(3)了解毕业生对培养方案的制定的意见和建议;
(4)反馈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和参与度的重要指标;
(5)是“持续改进”项目中,建立社会反馈机制的客观要求;
(6)反馈社会需求的重要指标。
版权声明:本项目建议书的版权归智远公司所有,包括文字内容、图表及排版格式。任何个人和组织未经智远公司的正式书面授权,不得转发、复制和引用此建议书的部分或全部内容。